雷竞技在线登录

以文创产业高水平发展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信息来源:雷竞技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4-02-02 03:06:05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发展进程和人民利益福祉。习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主要的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而近年来引人关注的文创产业在各地的兴起,无疑为中国引领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实践的载体和工作的抓手。如果能在中国文化和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将文化审美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将为中国带来更大的文化附加值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文化强国战略更能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更好地推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有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使中国更具包容性和吸引力。但是,仅仅只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若不能在新时代对这些文化进行创新,这种包容性和吸引力则很难转化为生产力,也不容易达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要求的覆盖面和可持续的影响力。实际上,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应该在思接千载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应该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切身体验之中。因此,突出文化和创意产业的创新效应,深入挖掘文创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开发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创产品,将新时代遍布于几乎所有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创意工作者的创新工作激发,并帮助其在传承守护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中增强政治定力、把牢正确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尤其重要,特别是,这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对文化自信自强的引领效应。

  2022年以来,中国连续遭遇外部环境风高浪急、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影响,经济承压加大。在相当多的实体行业为此陷入困境的时候,文创产业则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国克服上述困境、实现经济韧性复苏和逆势增长找到突破口。这个思路,早在今年6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智库报告《文化修复:创意工作者、创意场所和创意产业》(The culture fix:Creative people,places and industries)中就已经提出。该报告强调,如果因为疫情、自然灾害、气候变迁、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导致的某些长期挑战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的话,文化和创意产业则可以成为经济韧性复苏的重要工具。政府需要帮助修复、提振这些产业,并借此机会将文化纳入政策工具箱的主流,更好地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在国家倡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背景下,突出文创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能、辐射范围,尤其是推动中国优质文化元素不断地与文创产业迭代式融合创新,这将为中国2023年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化创新的支点力量。

  关键在于突出就业贡献和鼓励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尤其通过文创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和带动就业增加,将更进一步夯实“四个自信”的群众基础。因此,要通过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文创产业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创新、地方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带来持久赋能,以影响和带动青壮年人口在文创领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从而产出一大批新时代的中国文创成果。文创产业带动创新创业浪潮一旦形成,还将促进中国公共和私人的文化投资,形成良好的产业上下游链条,这对于开辟疫情反复时期经济增长的“文创通道”,并带动其他产业相继恢复有着催化的作用。一个关键思路是,文化不能再被视为仅仅只能“锦上添花”,而应将文化视为中国在韧性增长时期的关键投资而非成本。通过文创产业化路径带动文创就业和创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更多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更接地气。

  坚持数字化赋能的方向,拓展文创产业新边界。中国现在已确定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多数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在借力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同时,这些产业也不断寻求拓宽商业或融资的渠道。因此,文创产业当以多种不同方式促进创新,包括生产符合数字信息时代及其传播方式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内容,以增强文化强国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同时,基于现代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还应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方式,推动文化强国战略在微观层面有强大的商业、融资规模进行支撑,并以新颖的方式创造和整合文化传播技术。现阶段,文创产业还可为其他经济领域的创新提供动力,以“文创+”的模式,短期内不仅有利于带动旅游、服务、贸易等产业,中长期还可以向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延伸。另外,数字化正在改变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意工作者的技能需求和人们参与文化生活的方式。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形式,为企业向更多受众传播内容提供了新的机会。企业迫切地需要数字技能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充分的利用这些机会。因此,政府可在获取数字工具、弥补数据缺口、建设新基建和开发新技能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发掘该行业数字化的全部潜力。

  强化产业扶持政策支撑,快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创产品内涵和质量,丰富文创产品内容和数量,推动文创产业内容形态延展边界,不断创造文化消费新热点、增长新动力。在当前疫情和自然灾害相对频繁的时期,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一是促进更好的文化创意信息共享以及与融资渠道相关的能力建设,让企业更好了解在哪里寻找以及如何申请融资;二是提供量身定制的商业支持,文化和创意产业主要由小微企业、自由职业者和非营利组织等构成,合适的政策和商业支持应该考虑到这些创意社区的重要性和特定需求,直接套用以强调质量、生产力等指标为特征的产业政策往往效果不佳。三是促进文化和创意产业与其他经济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以便更好地鼓励创新,用公共资金带动私营资本参与文化投资,尤其是那些经济效益吸引力短期可能不足但有较大社会效益的文化项目,以便从中长期持续形成对中国各类优质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四是及时举办“赓续文明根脉”“深化文明对话”“走向文明复兴”等为主题的会展经济,使主流文化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带动效应,让文化自信这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对推进文化强国战略作出开拓性和持续性的贡献。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做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