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竞技在线登录

十一天零一夜电影投资解析关于投资电影的40条秘籍!

信息来源:影视投资 发布时间:2024-01-30 00:19:07


  “我这回拍的片子你们肯定能看懂!”很有人缘和才华却鲜有赚钱电影问世的姜文,对一起合作过多次的制片人杜扬这样说。个性导演在市场面前也开始做出正确选择。

  商业电影赢在设计,资金背后的股东设计,制作班底背后的电影元素设计,核心决策团队的设计,营销事件的设计,同档期市场状况和竞争对手的设计……总之,商业电影是高度复杂的社会活动,变量太多,矢量叠加,一切都需要严密的设计才能有更大的赢面。

  拍电影是知易行难,没有底层实践经验建议还是不要上来就大投资碰电影。身在云端,心也在云端的人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一下来看到的都是泥泞;心在云端,身在泥土的人是最幸福的,因为他看到的都是阳光。

  一部成功的电影,七成在制片,三成在放映档期安排。而剧本又是制片的核心,是整部电影的先天要素和DNA,后天的努力逃不出DNA设定的方向和基调。

  剧本是改出来的,尤其在国内,我们的造梦技术赶不上好莱坞,观众注意力会在故事情节上多一些,《十月围城》剧本改了1270稿,也有一说是1310稿;宁浩电影的剧本都是改一两年后才出来的。

  我们总讲不好故事,和我们的旧有叙事方式有关,也和国内电影没有类型化有关。任何东西达到类型化就能达到产业化,没有分工就没有专业,一个编剧今天写爱情片,明天写战争片,就无法出现单一的高手,只有专业高手多了,才能出综合的大师级高手。

  《2012》没什么故事,《阿凡达》是一些经典的老故事组合,好莱坞已经好多年不卖故事了,卖故事的迪士尼的阳春白雪已经死了。

  不要以自己的偏好来定剧本,拿着故事方案到电影院门口,问一问80后、90后的观众们喜欢什么!

  制片人的态度是决定电影成功与否的前提。做电影,要有视电影为生命的态度,不尊重电影的人做不好电影。

  一、敏锐的政治嗅觉力,了解什么是社会接受的主流文化,这点出了问题就通不过广电总局的审批;二、高超的艺术判断力,否则就无法有打动大众内心的选题,电影毕竟是门艺术,剧本要通过艺术判断和镜头转换能力反映出来;三、一流的市场运营力,商业电影是为了上映的电影产品,不是宣传片,是要为投资人负责的;四、超强的综合管理力,电影的特点是短期内聚集天南海北的创作力量,制作、营销、发行等各类团队,从十几天到几个月,短期磨合上千人、上百辆车的大型团队,完成高水准作品。

  拍电影的确很像一场战斗,而且是有长期谋划,短时间速战速决的闪电战。通常一部中等投资的电影,拖沓一天,就要耗费几十万元的制片费用,未来要用上百万的票房才能弥补回来。伟大的艺术都是给定时间内完成的,没有限制反而效果不敢保证。

  国内很少有能把连续电影做好的,第一集有人看,第二集也能蒙一把,第三集就得看你的真正实力了,所以国内做第三集的基本上没有,国外很普遍,能做到第六、七集。

  根据自己影片的体量,量力而行请明星。一看就是小成本的类型就不要请太多大牌,否则可能赔本也赚不了吆喝。

  “皮克斯的电影就是大人小孩通吃,国内一些公司只做儿童题材,可能越走越窄,而老故事新编也可能遇到瓶颈。”河马动画创始人徐克谈起自己要做的动画电影时这样说道。

  在镜头语言的把握方面动动脑筋,有时候成本低也能做到高起点,好虽好,但最好别模仿。

  小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大电影是运营家匹配资源的艺术,小电影满足内心一种情怀,大电影追求商业回报,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赢。

  有的片在国外大卖,在国内却冠以“艺术片”无人问津。所以,电影从成本大小能够分类,但谁商业谁文艺,不好说清。其实只要是给观众看的电影都有商业特性,能打动观众的电影必然有艺术价值。

  大片大多数都是投资组合,好制片、好发行和强势院线等业内资本强强联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很多类型片的趋势,资深电影人、每年看几百部电影并且要天天评估票房的影院经理们,都心里有数,抽空和他们喝喝咖啡,没准能听出点门道。

  中国电影投入成本短时间还无法达到好莱坞水平,不过可优先考虑拍些气势、类型上酷似的“伪大片”,去掉些动作场面,加上点自己的思考,还能有文艺气息。

  发扬中国制造的山寨精神,能省的地方省,该花的特效制作费也花,三、五千万拍出一、两亿大片感觉的电影算你的本事,自然有人看。中片大片化趋势这两年很明显。

  上映后考验片方的是技战术的调整应变能力,目标就是最后一击打赢对手,小策略有时候能起到绝杀的作用。

  非也,可以销售版权给网络、音像公司,作为数字电影在电视台、航美、酒店等渠道播放,资质不错的也可以直接奔着各大电影节去。其实不赚钱,赚名也是一条路。那些有志投资商业大片但资本不足的朋友,可以从这条路开始。

  投资电影风险很高,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投?以2008年中国电影为例,当年一共拍了406部影片,平均每部电影的投资在600万上下,总投资就是24亿元,当年电影票房收入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大约在25亿元左右,全行业平均的投入产出比就是1:1,2009年这一个数字应该略有提高;而美国电影市场已在几十年前做到,每投入1美元,可以收回4.25~4.75美元,还不算广告和衍生品。单片总是有风险的,但如果有足够多的钱,分散在足够多的电影上,还可以通过测算找到那些回报率高的制片人,专门投资那几十位优质制片人的电影,比如他们都能达到1:6以上回报,这样把钱放到电影里是非常核算的,中国电影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制片人找资金,尽量不拿业外的钱。首选业内资金,比如说发行商、院线等,因为他们的钱本身就在产业内部流转,可以在后面的环节收回来;其次是相关产业的业外资本,比如广告公司;再次可以拿现金流稳定、管理运营能力很强的不相关产业的资本,比如在线游戏公司;还有两大渠道在美国已经很普及,就是银行贷款和VC、PE的钱。

  如果制片人固守艺术家的气质来拍商业电影,投资人就应该换掉他,并对他说,“对不起,请对投资人负责!”制片人的“制”就是要懂得节制,把投资人的钱管好、花好,用在刀刃上。

  艺术的事归导演,商业的事归制片。但如果导演过于自我,制片人就应该换掉他,并对他说:“对不起,请对观众负责!”制片人中心制是避免导演又当艺术家,又当商人,最后把导演累死,戏也拍不好!

  一家电影公司从创立到成功拍出第一部大卖的电影,并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需要8~10年的时间,这其中需要3~4年来建立各方面的关系,积累资源。

  要知道投资人都是倒着算账的,说服投资人,靠的是电影卖点的合理性和商业逻辑。

  如果制片人已经天天在琢磨电影,投资人建议还是不要总拿昨天看了什么电影来跟制片人说太多,除非投资人有意在给制片人制造压力;投资人要结合自己的资源,从商务上帮助制片人。

  观众的鉴赏力越来越强,别妄图欺骗观众,但什么是欺骗,每个制片人心里有自己的标准,这是个价值问题。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